防盗门

同题回顾第042期同题邻里

发布时间:2023/5/5 15:06:02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91292.html

中华上下年所有经典知识,太齐全了!

完整红楼梦诗词全集+目录!需要的清抱走!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对联讲座

诗词格律与写作(01)

太有才!一首诗里竟然有28位才子

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01邻殇(新韵)

文/山清水秀

顶上喧嚣无尽时

底邻苦恼有谁知

有心闹到公堂去

复一寻思又不值

02邻里之间

文/午夜幽兰

根在这边枝过墙,

春花绽放两家香。

儿童嬉戏青藤下,

老叟烹茶槐树旁。

柴米油盐多照顾,

头疼脑热众人帮。

并非亲友却来往,

邻里和谐处久长。

03满庭芳·邻里

文/弓叶

千里修书,长城万里,

毗邻佳话萌芽。隔山

来信,心语到农家。但

愿真情亮底,莫藏匿,

火上鱼虾。倾肝胆,

吹糠见米,雪雨岂掺沙。

堪夸,多少事,幽思缕缕,

玉璧无瑕。一杯酒,

何曾辜负桑麻。游梦常

牵月影,留下了,父母

儿娃。漂流外,凭谁

照顾,大爱在天涯。

04芳邻

文/英子

因我的疏离感

邻里之间的关系

平淡而平实

见面笑脸相迎

寒暄问候

很少倾谈

不喜欢

说长道短的市井

喜欢独处

不喜欢被打探

也不屑于打探别人

喜欢将自己包裹

喜欢空气中的宁静

05邻里

文/东晟

小时候家住的是平房

家家院只有木帐稀疏的隔着

邻居走的很近

有事喊一声一趟房都听的到

尤其过年东家串西家串

而今住的是楼房,

不知是人地位高了

还是人情淡薄了

家家闭户仿佛一撞撞楼是空的

看不见个人影

也许城市生活忙碌

都在奔波的劳作着

还好我住的楼房邻居

是一对老夫妇,

常常都能看见

有时门锁忘了拔

他们会帮你收好

谁家没水了互相照应

我喜欢这样的邻里,

每天下班回来就能看见

可一个月过去了

还没看见他们

趴门听听没动静

后来我才知道搬走了,

搬到离儿女近的地方

从此我在上楼那门

始终是关着的

尽管有人在住

06有一双眼睛

---致一位已逝的初中邻家老太

文/竹染轻纱

我的后面跟着一双眼睛

总是盯着我的足迹看

我的前面有一张嘴巴

吞吐着与沉默相违背的寂寞

我认识这一双眼睛

被无奈所透视着

有人传说这双眼睛的善良

有人证明这双眼睛的贪婪

我无数次试图寻找

这双眼睛的温柔

在几十平方的土墙房里

这双眼睛过着

与这个富足的小城镇

不协调的生活

就这样的单调循序到我的离开

我回来了

带着一种同情与渴望的激动

去寻找那一双眼睛

土墙房被埋在

她儿女的高楼之下

那双眼睛也被埋葬

这个冬天

寒冷没有了一双眼睛的搜罗

她的温暖在厚厚的土层里

她遗下的小孙女的温暖

却遥遥无期

07芳邻

文/马林良

我一直有个习惯,低头走路,但是这几天我却自觉不自觉地抬头走路——我在看天上云朵有无异样!我看云是有原因的,自从今年七月二十三日家乡发生4.9级地震后,仿佛每一个松原人都学会了一项技能——观测天象。然后我就看见了一幅黑色的剪影,上下舞动,我也没有在意,但是在我还没转移目光之前,一缕怯怯的叽喳声传到耳畔,一声,一声,又一声……寻着那声,我瞅见了久违的燕窝,在前排老楼房顶层的房檐下。

我笑了,是一窝嗷嗷待哺的雏燕。

这情景,我不陌生。

在我有了记忆时,就记得这声音,这燕窝,在我姥家一进屋子就能看到的横梁上,不是一个,是三个。

我和十多只燕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八年,朝夕相处,她们是我的芳邻。那时,每到春天看见它们就会哼唱起舅妈教我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现在我身边的小孩也会唱,可是他们没有我幸运,可以和燕子做邻居。

我稍大一点时,偶尔听见舅妈抱怨燕子拉屎拉的哪都是,我和舅妈感情极好,就准备拿个竹竿把燕子窝捅掉,刚鼓弄了两下,东屋的姥姥,西屋的舅妈就跑过来,两个人齐声叫我:“林良,别捅燕子窝。”然后,舅妈过来从我手里拿走竹竿,姥姥则严肃地告诫我“捣毁燕巢,眼睛会瞎”,吓得我再没有生过动燕窝的念头。

姥姥告诉我,一户人家如果有燕子来筑巢安家,是大吉大利的好事,证明主人家心地善良,因此要欢天喜地地恭候,小心翼翼地侍奉,要敞开门,让燕子看见横梁……人燕同居,现在想来,这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天人合一、安居乐业的象征。

小时候的我极淘气,趁着大人没在家,搬来梯子,招呼几个妹妹手把着梯子,一步一步地登上梯子,“姐姐,你看到吗?里面有啥呀?”我单眼吊线,燕窝里是一些杂草和细小的绒毛,很平整,燕窝里四个比鸡蛋小得多的蛋,我把手伸进去,燕窝口小,里面大,像是我家腌制咸鸭蛋的瓮。我蜷着手进去蜷着手出来,掏出来一个鸟蛋,再伸进手去掏出一个鸟蛋,一个手把着梯子,颤颤巍巍地下来,几个小脑袋凑上来,哇呀地叫着,拿在手里端详着,怕大人和燕子看见,我催她们快点看,还得把鸟蛋送回窝去呢。

怎么把鸟蛋送回窝去呢?我一手拿着鸟蛋,一手把着梯子,梯子晃晃悠悠的,我胆战心惊的,低下头看见自己离地面越来越高,心跳得厉害,腿发颤,手心里都是汗,我想下来,可是一看见把着梯子的几个小脑袋我就改了主意,咬咬牙,继续往上爬,鸟蛋回到窝里了,人不知鬼不觉的!我踩着梯子下了两节之后,双手一松,在妹妹们的惊呼中从梯子上蹦下来,落地的一刹那,我的头嗡嗡直响,这一次的行为奠定了我在几个小家伙心目中的地位,他们从此以后对我言听计从。

但是这件事还是被大人知道了,我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通,是些什么现在不记得了,想来是注意安全啊,保护鸟类吧。

燕子知不知道我动了她的蛋?这个我从来没想过。我只记得过了不长时间,燕窝里就传出细若游丝的叫声,一声复一声,声声入耳,几个难看至极的小脑袋探出窝外,两个燕子家长忙进忙出捉虫喂养。

在我的不经意间小燕子长大了,跟着父母飞进飞出,经常落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听见姥姥说它们要飞走了,飞到哪里去呢?姥姥是说不出来的,姥爷却能讲。姥爷虽然不识字,但是记性极好,他把听来的故事告诉我: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观察到了燕子每年秋天“集体失踪”这个特点之后,坚持认为燕子是和刺猬一样冬眠去了,还有模有样的考证到燕子冬眠地就在河滩下的泥巴里。这个理论作为主流思想流行了接近两千年。直到18世纪,一位瑞典鞋匠突发奇想,给在自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腿上捆了一个小条,上边写着:

燕子,你是那样忠诚

请告诉我,你在何处过冬

第二年春天,鞋匠终于等到了燕归来,而在燕子的另一条腿上,也绑上了一个小条,上边写着:

它在希腊雅典,安托万家越冬

你为何刨根究底打听此事

亚里士多德是谁姥爷不知道,古希腊在哪里姥爷也不知道,但是我从故事中知道了燕子随着季节的变化,要迁徙,家燕都会回到原来的旧巢当中,一只燕巢连续使用多年成为可能,据说在英国某地,一只燕巢已经被代代相传了58年之久。

而鸟的迁徙,是几个月的漫长旅程,从起点出发到目的地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停靠站。今天想来,它们就像是我看的电影当中的吉普赛人,想着夜色中它们忽来忽去,那种诗意、壮观,我就不禁热血沸腾。

燕子的万里识途和履约而至,让人生出欣慰和暖意,正像杜甫《归燕》所赞:“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在恋旧、忠诚、守诺等情操上,燕子实在是鸟类的翘楚,是典范。

在鸟的忠诚上,我还听见过姥姥讲的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寡妇王氏,春天的时候见到一对燕子一死一伤,王氏救治了受伤的燕子,每天喂食。燕子每天飞出去,晚上飞回来,视王氏为亲人。秋天的时候,王氏在燕子脚上绑了一根红丝线,第二年这只燕子又形单影只的飞了回来。王氏赋诗一首:

昔年无偶去,今日犹独归。

故人恩义在,不忍复双飞。

那时候我小,从心底佩服那只燕子,现在想来我更佩服那个寡妇:王氏真是聪明,借助一个失偶的燕子表达了自己对爱的忠贞。

一夫一妻制的燕子,素以恩爱著称,视觉上的颉颃蹁跹、出生入对,经人的情感发酵,即成了相濡以沫的伉俪之美。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燕子成了诗人笔下的精灵,祥鸟、瑞鸟、爱情鸟的地位,就这样定了。

我离老家大概四十年,去年回到老宅给去世的姥姥做百天,老房子老了,但是燕窝还在,听舅舅说老燕窝都坏了,这几个是最近两年新垒的窝。

还是那两只老燕吗?我没敢问。怕“物是人非事事休”呀!

姑姑家的小姑娘取名“春燕”,当时我都不理解一个人为何名字中会有鸟的名字,现在想想,不禁为姑姑姑父叫好。

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是五楼,顶层六楼的棚顶上有个燕窝,也是我在听见呢喃的燕子声时才看见的,那时候我就为自己点赞:买了这栋楼房,自己真的有眼光,果然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极好相处。

条件好点,我又买了新楼,新楼没了楼檐,一楼到顶楼都安上了防盗网,燕子没了栖身之所。“燕藏春衔向谁家。”“旧家燕子傍谁飞”?人在囚禁自己的同时,也羞辱了燕子的认亲。

感谢这次地震,让我在低头走路的同时,也能仰望星空;感谢楼前的这栋老楼,让我失聪的双耳又恢复了极好的听力,希望这个城市前进的脚步慢点,再慢点,那样我还可以感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惊喜……

08芳邻之姊妹篇---

亲爱的林良:

你好!

你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去世了。这没有什么,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连你们聪明的人类都无法避免,何况我们!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非人类?是,那我是谁?呵呵,你还是那样性急。

是的,在我眼里,你不只性急,你还很淘气,幸好,你天性善良。

那年你几岁?六岁还是七岁?你蹬着梯子,把我的蛋拿出来,那时我就在窗外的晾衣绳上,我想进屋去提醒你别做坏事,可是你把所有的门窗都关了,我歪着脖子焦急地看着你,你蜷着手拿出一个蛋,又拿出一个蛋,你一手把着梯子一手拿着蛋下来,你们姐几个看着我的蛋赞叹着,一个一个地轮流拿着,看着,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你们,不,主要是你,打算怎么处理这样的蛋哪?我看见你又一手拿蛋,一手把着梯子颤颤巍巍地把蛋送回去,中途你停下来,是一次还是两次,我亲爱的邻居,你不要怪我,作为一只平均寿命只有十一岁的家燕,我活到了十三岁,我现在有点糊涂,尤其是一想起你那时候站在梯子上,你几秒钟的犹豫,我心跳上了千次,你害怕失去威信,我害怕失去孩子,现在想来你还不能理解我的心情,只有你做了母亲后才能理解我!

那一年你几岁?八岁,对,应该是八岁。你回到了生你养你的父母身边。你知道吗?你的养父养母在你被接走后哭得跟个泪人似的,你的养母哭也罢了,女人嘛,泪多,可是你的养父,那个身强体壮的男人,也哭成了泪人,那两天因为家里少了你,你的几个妹妹也无精打采的。

你的姥姥,那个五十多岁慈祥的妇女,经常干着干着活就发呆了,看看墙上的老式挂钟,和你养母说:“这功夫,林良应该上课呢吧?”“这功夫,林良应该睡觉了吧?”“这功夫,林良应该写作业吧,也不知道难不难学”“这个油饼,林良最爱吃”……你养母抹抹眼睛上的汗,你知道你养母爱出汗。

我曾经去你的生母家看过你,你站在院子的大门边,看着远方的那条小路,你就是从那条小路回到生母家的,我在你身前身后飞,我想你只要走上那条小路,我就和你作伴回到你养母家,可惜你没有看见我,你眼里只有那一条小路。

我也不只一次去你的学校看过你,你的学习难不难?我在窗外看过你,写“劳动”的“劳”,哎呀,你可真是聪明呀,我都看会了,呵呵,不是看会,我们家有个远亲叫“伯劳”。你写了一篇也不会,我都替你累,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记字呀?

还有就是我们“燕子”的“燕”,实在说来,这个字笔画是多点,可也不至于那么难记吧。中间的“廿”就是我们的燕头哇,下面的“口”就是我们的后背呀,两边的字合起来是北方的“北”,是我们的一对翅膀呀,下面的“四点底”,哎,怎么说你呢,与四点底有关的字和两个意象相关:一个是“火”,代表热量,如做饭的“煎、炒、烹”……一个是鸟雀禽兽的爪羽,如“熊,燕……”你们老师都讲过,可是你属耗子的,撂爪就忘。

哎,不说不说了,说多了你不高兴,你放心,你学习学成这样我可没告诉任何人,我就听你和你姥姥、养父母、几个妹妹说:“我总考班级第一”嘻嘻,大家崇拜地看着你,只有我知道你的第一得从后面数。

有一次你回来了,你养母不知道你回来,看见你站在了院门外,连跑带颠地跑过来,拽过你一把抱在怀里,眼泪鼻涕一起流,又是哭又是笑的。你姥姥从地里回来了,拽着你问寒问暖,你的几个妹妹也围着你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看得我眼睛都热热的。

听说很多孩子和你姑姑家的孩子都取了“春燕”的名字,真高兴。他们童年时叽叽喳喳,飞来飞去,给家人带来欢乐,真像一只俊俏的燕子。可惜好景不长,稍长大一些,他们无一例外追名逐利,喧嚣红尘中他们的精神毁容了!

告诉你一件既让我高兴又让我难过的事,有一年我南迁途中到北京打尖,你知道那里有我的远方亲戚,每年我都到那里和她汇合,一起回南方越冬。可是,你知道吗?我到那里的时候,傻眼了:亲戚所在的四合院拆迁了,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我找不到她,我去报国寺,那里有很多古货摊。我一路看过去,有的铺子是唐宋,有的摊位是元明,有的院落里住着晚清和民国……你猜猜我看见了什么?现在想想我都激动啊!你等等,我一提起这事就憋不住尿,你别笑我,年岁大了,不中用了。

好了,我方便完了,我告诉你,我看见了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牙雕“双凤朝阳”,长16.6厘米,在正中部位,以阴线刻出一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缘有跳动的光芒,两侧对称地雕出回首相顾的双鸟,构成相当完整的图案。我一眼就看出是山寨版,什么,你问我咋看出来的山寨版,我下次再告诉你。那些旧物格局形成的特殊气场,让我思接千载,神游万里,我跟你说,我正迷迷糊糊的,忽然感觉不对劲,周围太静了!我赶紧飞起来,是,我忘了告诉你,我落在了那跟余姚山寨版的牙雕上。我飞起来,隐到相国寺树上的树叶里,“爸爸,我看见燕子了?你看见了吗?这是真的吗?”一个小孩子奶声奶气地问话让我泣不成声。

我用了一天时间才找到我的远房亲戚,她怕拆迁我找不到她,就到我来的那条路上迎我,我们俩岁数大了,眼神不好了,结果在空中擦肩而过了。

见了面,我们就慨叹城市建设越来越快,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可是我们没了安身之地。不怪你的父母,他们也说了不算,开发商建筑商联起手来设计的房子没有屋檐。从上到下都是隔离网,人类在防贼的同时也把我们拒之门外!

“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这一幕注定上演了。

我们只好去行道树上筑巢,去山林草泽中筑巢!

好在树木山林不会向我们要户口,身份证,土地使用证……我们的鸟事比人事简单,自然比人类宽容。

从此以后,我的家族要修改上万年的家族遗传,改变栖息习性,学会风餐露宿……

林良,现在你多大了?让我算算,你有十岁了吧,你这个善良的小姑娘,真心希望你的一颗心不要被世俗所染,你的精神不要被自己或别人的硫酸毁容。

啰里啰嗦和你说了这么多,以你的聪明,应该知道我是谁了吧?是的,我就是和你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八年的那只老燕子。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要说:“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燕士俱欢颜?”不多说了,希望你一切安好!

老燕子

燕历十七年八月二十日

09我的邻居

文/永不言弃

年放清明假,我值班在单位。四月二日晚上临睡前小雨下个不停,我估计明天早上不会有人那么早来找我。于是关掉手机充电。

久违的一觉睡到自然醒,这种感觉真好!我在床上翻了两下,望了一下值班室的显示屏,不知雨是何时停的。聆听着窗外鸟儿的歌声,我苦笑了一下,自语道:我真是太累了吗?这么美妙的音乐居然没把我唤醒。

我起身拿过手机开机一看,八点过了五分。刚放下手机准备去穿衣服,电话响了。拿过手机一看,是老城住我隔壁的余叔叔打来的。我心里紧张起来,心想他肯定又遇到急事需要我帮忙了。

因为他们年纪比较大,又是从山里出来的,翻号拨号自然玩不大转,平时都是用来接听的。记得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是因为他十岁的孙子(患有癫痫病)走散了寻求帮助。

我拿起电话急切的问道:“余叔叔吗?话筒那么传来很焦急的声音:“怎么不说话呢?我大声的重复说道:“余叔叔您能听见我说话吗?我一直在跟您说话呢?

对方好似听到了声音问道:“你是谁呀?我大声说道:“余叔叔我是您隔壁的小何呀听筒那边传来笑语:“是大姐呀(他跟老伴一直都这样称呼我的)。我问道:“余叔叔您找我有事吗?“大姐我没什么事情,我看你周末没回家,打听了一下,有人告诉我说,医院做手术去了,我跟你阿姨及余毛(他孙子)快到主城了,(主城以前在我们这边,后来搬去河对面了)医院看你呢。

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说道:太感谢您跟阿姨了,阿姨身体本来就不好,行动又不大方便(跟我住邻居之前听说大病一场落下了后遗症),哪能让您老两带着孙子如此折腾呢?我只是个小问题不碍事的,医院本来是准备手术的,由于临时出现一点小问题,医生改时间了。真不好意思呀,惊动恁老挂念,今天下雨了路面很滑,您跟阿姨及孙子千万要注意安全哦,我目前在镇上值班回不去呢。“没事,没事,我们会注意安全的,你自己忙吧,医院,我们去亲戚家里玩,吃午饭后一会回去!

电话挂断的瞬间,又响起,我拿起电话,余叔叔问道:“大姐还有事吗?我笑道:“余叔叔是您电话没放好,又拨给我了。他笑道:我听到电话在响以为是你拨给我的。

我忽然明白了一事,难怪接通电话之时,余叔叔很焦急说了一句为何不说话,是因为我关机了。他无法接通,却误以为我没说话。我开始自责,干嘛昨晚关机了,余叔叔肯定打了很多次电话,不通。医院。

回想他们初来看装房子时是热天,大热的天室内又没开水与风扇什么的,我见他们满天大汗,就随手把冰箱里面的西瓜切好,送给他们五人解渴。老人当时非常感动。

后来他们搬了进去,儿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媳妇因为儿子有病离婚了从来没回来过。平时就靠儿子寄钱与孙子相依为命。孙子本来有病,行为自然跟正常儿童不同,常常跟其他小孩闹别扭,惹得整栋楼的人不爽他们,大人之间也时常发生口角。

我与他家门对门,自然受干扰的最大。开始,余毛就象个野孩子,天天在门口高声喧哗,不停的敲我家的门,我老公上夜班回家刚睡着又被敲门声惊醒,看老公开门后,余毛拍手大笑不止。尽管余叔叔与阿姨多次打他骂他,余毛依旧如故。老公被骚扰多次也很不爽他,很想跟他发脾气,我制止了老公说道:“人家本来是个不正常的孩子,你也不正常了吗?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吧,这事得慢慢来。后来我抽空与他接触聊天,与他玩牌做游戏。他非常开心快乐。我问他:你喜欢阿姨吗?”他拍桌手,笑嘻嘻的回答“喜欢,好喜欢阿姨.我说:“那阿姨的话你听吗“他答“我听阿姨的话”。“那阿姨有空就陪你玩好不好?他拍手笑道:“好我接着说:“你看,叔叔晚上上班没有睡觉,白天需要睡觉休息,你以后不能在门口大声喧哗,更不能随便的去敲阿姨的门,阿姨休息好了自然会开门陪你玩,好不好?不然阿姨也不喜欢你了,也不陪你玩了。他回答:“我以后不敲阿姨的门了,我在门口等阿姨休息好了出来陪我玩。

说也奇怪,他虽然智力低下,却对我记忆深刻,很是喜欢我,那以后他很少敲我家的门,(偶尔敲一下)。我一开门,他准在门外面等我陪他玩扑克,我就教他认扑克上面的是几个点点,每周五听到我回家的脚步声,急忙开门出来迎接我,强行拉我去他家坐,然后把家里所有的水果及好吃的东西都拿到我面前,不停的说着,对不起阿姨,对不起阿姨之类的话,搞得我啼笑皆非。余毛常常一人跑楼下玩,吃晚饭都不回家,阿姨常常让我去帮忙叫,我一叫准回来。两老人很是热情大方,常常把老家捎来的乡味,什么腊肉腊肠都送我。老公常常打趣说道:,咋这么多人喜欢你个傻儿呀!我哈哈一笑:你这都不懂呀,说明你比我更傻,这叫傻人有傻福呗!

其实仔细想想,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追求高端物质水平的同时,忘记了对身边人的关爱,哪怕一句暖暖问候的话语,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情,也会让别人一辈子记住你的好,关爱他人,其实就是在关爱自己!包容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月虽然芳菲落尽,但邻居重情意的举动,使我依旧置身在花香鸟语的季节里!

10邻里互帮乐融融

文/蜗牛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对此,我深有体会。

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我照例骑自行车上班。我由西向东骑,走到村口附近时,迎面来了一辆自行车。按说他与我相向而行,也应该靠右骑,可是因为刚刚下过雨,那边泥泞,他就与我都在南面骑,因为他骑的太快,我使劲儿往南靠,以防撞上,可是,自行车是躲过去了,我却因为走到土路上,摔倒了。更惨的是,我倒在一堆碎玻璃瓶上,右手虎口附近的血管当时就划破了。也许是太紧张,当时也顾不得疼了,赶紧去附近的乡医那里包扎。乡医正好刚刚出诊回来,看了看我的伤势,说她这里治不了,医院缝合。同时把一根胶管系在我的手腕处。

我推着自行车回家取钱,医院。到我家后门口时,我家的东邻,看到我的样子,简单询问了一下,就打电话找了一辆出租车,她家做草帽生意,经常出远门联系业务,所以有出租车司机的联络方式。我给丈夫打了电话,让他赶紧从地里回来,医院。

出租车来了之后,我丈夫还没到家,邻家大嫂果断地说,不等他了,我带你去,医院的院长,艺儿很高。我有些恐惧的心稍微有了些平静,就与她一起,坐着出租车往县城赶去。走至皋上(我镇所在村街道中心)时,碰上急急从地里赶来的丈夫。医院。

医院,邻家大嫂没有带我去挂号,而是直接去了院长办公室,恰巧院长在,邻家大嫂简单说明来意,院长马上给我做手术。

因为手上扎了好多玻璃渣儿,我担心手术会很疼,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连打麻药我都没感觉疼。邻家大嫂一边等待,一边安慰我。我心里热乎乎的。

因为做手术及时,我的右手只是留下了一个很小的疤,干活儿没有太大妨碍。至今,我依然感谢热心的邻家大嫂!

我家儿子与西邻家孩子同龄,西邻家孩子去山东学习电焊手艺,需要从网上转钱做学费,可是西邻天天忙于生计,根本不会弄。给远在外地工作的小姑打电话求助,小姑手机还无人接听。正好我儿子回家周,西邻就来找我儿子帮忙。我儿子接过邻居手里的银行卡,不一会儿就把事情办妥了。

记得十几年前,距离我家三十几米外的一户人家柴禾失火了,是几个孩子点炮竹引燃的,孩子们看到起火,都吓得跑开了。我儿子也在那儿玩儿,回家给我送信儿。正好我丈夫在家,我俩就赶紧跑过去,失火那家只有女主人在家,丈夫就拿上水桶,去提水救火。其他街坊在家的,也闻讯跑过来救火。因为那时还没有自来水,只靠压水井,距离失火人家近的,就从自家压水井压水提水,由于救火的人多,虽然火势挺猛,还是很快被扑灭了。

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不胜枚举,就不一一叙述了。

邻里之间有事互相帮助,平时互相照应,加深了情意,促进了和谐,于人于己都有利。真是其乐融融啊!

疯子寄语

平淡最为真

一年,你说有多快,弹指一挥间?须臾转瞬?白驹过隙?都不是,是如昨的花香,从未淡、从未散。雨巷,你好,祝贺你又大了一岁。我,依然爱你,在平淡的岁月里,呵护你如初,你的家人不多,却最真。生日快乐,我的孩子。

四年前,我种下了一颗诗意的幼苗,经历风雨,奇迹般的,竟然还活着,太不可思议了。是不是要感谢陪你成长亲人们?

好吧,第一个感谢的是不是对你最好的人-----疯子爸爸。他把你带到美好的人间,让你集万千文华于一身,每天沉浸在文墨的神奇世界里,徜徉在诗词歌赋的宽广海洋中,痴醉在吟声韵味的清新山林下。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你、了解你、读懂你,我用尽全身力气,把遥远的两颗心牵在一起,交换智慧的灵魂,使之升华出独有的梦境。你很棒,一路走来,很从容,既不争上,亦不落下。很庆幸,喜欢你的人也渐渐多了,不是喜欢你的外表,而是喜欢的真实。真实到看清经络,毫无保留。

疯子爸爸只是给了你躯壳,给你血液的是蜗牛阿姨哦。对,第二个感谢的就是她。她让你丰满,更形象,每周不断供给全国文友送来的精神养料,让你健康活泼每一天,你的魅力才得以释放。蜗牛阿姨每天可辛苦了,每天凌晨早起下地干活,一有空还要去帮扶困难群众,唯一的一点点个人休息时间都奉献给你了。一篇篇文章,一次次校验,一页页整理,就是为了让你活下去,你说她容易么,你说你是不是以后要好好报答她?

第三个是谁呢?光有躯壳不行,有血有肉也不行,还得会说话,让大家听到你的呼吸,触摸到你的心跳,感受充满意境的动人声音。那么,这个人我不说你都知道了吧,错,不是一个是两个。马阿姨还有清泠小姐姐,她们把文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小精灵,化作婉转柔美的音符,飘送到耳朵最热衷享受的国度,和着浅或深、低沉或激昂、舒缓或畅快的旋律,一次次在心底泛起涟漪,一圈又一圈,不绝于耳。

当然还要感谢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4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