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盗门 >> 防盗门资源 >> 苟在末世科学的囤货躺平指南杨光,小说
今日推书:苟在末世:科学的囤货躺平指南
男女主角:杨光
章节试读:
现在天时很明显站在我这边,我比别人多了7天准备时间(虽然浪费了半个白天)。
地利方面,我下午花了半个小时翻阅了论坛上超过篇末日求生文,几乎全都是末日蜗居苟活的思路,想想也合理:现在的城市居民大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辈,或许有些能跑个半马,有些深蹲拉个60kg,但面对末世生存的复合型要求,都是短板无限短,长板一点点。无力也无胆出去闯荡,自然只有蜗居苟活。
蜗居苟活,包含两个主要内容:蜗居和苟活(废话)。
蜗居在网上主要有两大流派:高层住宅派和独栋别墅派,别墅派又分成小区别墅派和乡村别墅派。当然无论哪一个派别都是住宅,也自然不能避免住宅的问题。
蜗居住宅的缺点:
1.空间狭小,居住人数有限。高层不过平方,别墅不过平方,长期居住也就35人。物资需求和物资存放空间是呈相向变化的,人数越多物资相对空间越小。有篇文章里甚至有7口人住在平方房子足不出户蜗居两年的神奇设定。
2.自持力差。现代住宅需要大量公共设施提供支持才能运作,在停水停电后生活质量会迅速下降,甚至变得极为恶劣或暴露蜗居位置,比如高层停水后冲厕,必然会暴露楼上有人居住乃至得知物资充沛。
3.防御能力弱。有的文章写换防弹玻璃,高强度防盗门,年轻人,你们见过拆窗框门框的操作不?我就干过。更离奇地认为阻门器就可以彻底关闭防火门,亲,跟我念fanghuomen你以为这玩意有多高强度?
4.结构整体性差。高层还勉勉强强,别墅还带个院子的,你准备给院子加玻璃盖子么,不然丧尸翻墙咋办?你那玻璃盖能不能承受屋顶丧尸的下压力?能不能抵抗住有心人的破击?
5.储运能力差。储存不仅仅是要有地方,还要有适合搬运的设施和通道,眼看着某个作者买了袋大米、袋面粉,要搬上20层。你家门多宽,能不能过车?电梯载重多少,能不能上托盘?地面承重多少,能打垛多高?袋大米多重,一次扛几袋?有这个力气为什么不去打丧尸?
6.能源自给能力有限。为了应对停水停电,很多人都意识到太阳能发电、净化水的意义,可很多人就买了10平方的太阳能板配个10度电的储能,却想着带净水器、电冰箱、电视机、电热毯、电风扇……一堆家用电器,咋想的?算过总功率么?
7.生活废弃物处理能力弱。每篇文章都忽视了包装物处理就当它不存在,可厨余垃圾、生活污水又是怎么处理的?正常一个人会产生2kg的废弃物,3~5个人,半年家里就要被埋了。
……
老婆和他父母围着我,一脸无奈:
「你这是半个小时考虑好的?」
「我在梦里可是痛心疾首了3个月。」
「有地方了?」
「我已经选好了地点。」我微笑看着老婆,「不过我们应该先把人员确定下来。」
我和老婆是一对丁克,她父母健在,我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和我们两口子一起生活,家里有一条3岁的黑色拉布拉多犬,老丈人家有一只大橘猫,老婆还有个妹妹,医院做规培医生。
5人、1猫、1狗的基础小队。
老丈人当年创业,会修机器会电工,有B本驾照,能开大车。
我自己会木工、会瓦工、会电焊,简单的居住搭建也会。
我们爷俩动手,其他人搭把手,我还是有信心把避难所建起来的。
「先把你妹妹叫回来,有男朋友带回来也可以。」
「你到底准备在哪里避难?」
三、筑巢
我叫杨光,是个装修公司的小老板,我是万万没想到啊,有一天我吃饭的营生居然成了保命的技能,而我要靠这技能在丧尸横行的末世保护全家。
6月20日18:40。
末世生存小分队第一次筹备会议。
老丈人家客厅。
参会名单:老丈人,丈母娘,我老婆,我。
列席会议:狗,猫。
点击下方小卡片阅读全文(下方无卡片的百度app搜索,根据书名、男主、女主搜索即可)
7张蓝图铺在地上,用鞋子、水杯、猫、狗压住边角,展平。老婆抱着平板做会议记录,电视上滚动播放着建筑内部和外观图片,笔记本上则是3D建筑模型,我拿着筷子做着讲解(做项目讲解,手里没个棍不习惯)。
「目标建筑或者叫堡垒,位于十字路口东南角,开建于年,框架结构体,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总高5层,双货梯,双人员梯,单层面积平方米,顶层有平方米的可上人天台。原设计用途是冷库兼办公,建造时吸取了08年特大地震的经验教训,特意加强了建筑强度,比一般冷库厚20%的墙体和楼板,使得建筑抗震、抗打击、隔热、隔音性能极佳。」我拿着棍在屏幕上指指点点,为全家讲解。
「那冷库的部分建完了么?」老丈人敏锐地抓住重点,」如果建完了,冷库里面的隔热隔音就完全不用担心,不过封闭的冷库通风和宝宝她们金库一样有问题,而且冷库内使用明火危险极大。」
「没有建完,16年建筑主体和配套水电设施完工,但建筑验收花了2年才通过,因为这其实是一栋违建。」我把内部照片调出来,找到相应照片,指着照片继续介绍,」19年开始铺设冷库,用的是50mm水泥砂浆垫底,50mm膨胀板隔热层,mm三明治结构保温层,30mm耐火岩棉隔层的复合结构,三明治保温层里是制冷系统的管道。库体完工度90%左右,但氨气制冷设备还没来得及安装疫情就来了,企业倒闭了,工程也就停了。」
「那这地方是个烂尾楼?供水供电都没有?」丈母娘把试图逃走的大橘一把拉回来,用力地揉。
「当然不是,去年一个新能源叉车企业被招商过来,看中了冷库部分的隔音效果,他们做比亚迪刀片电池配套的,生产用的冲压设备,噪音大。他们就把冷库未完工的部分改造,安装了集尘设备。」我翻出现在的照片一一指点。
「新能源企业么,总是喜欢搞黑科技,这栋建筑1楼是装车平台,2楼是办公区,3层以上没有窗户,所以他们用碲化镉发电玻璃做成玻璃幕墙对3楼以上的东、西、南墙体和楼顶平台做了包覆,发的电通过一个放置在5楼的充电控制器,以V直流的形式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这栋楼的设计年发电量MW。当然实际没有这么理想,而且未来天气极端化异常剧烈,我估计能有20%的发电量就谢天谢地了。」我一摊手。
「20%,是多少电?」「60MW,扣除传输损耗、升压损耗,大约度电。」「嗯,再打个3折,还有10度,一天30多度,足够了.」老丈人算了算,」这么看,我们的困难就是储电。」
「这个还真不难。他们在建筑对面有个小展厅,后天会送过来5套车用刀片电池组和10个刀片电池模块,一共能存度电。」「存得够了,输出能到多少?」「车用电池组可以6千瓦,电池模块1千瓦,可以分组使用,轮流储电、放电。」大家点点头,算是都松了一口气。
电的来源有了,电的储存也有了方法,再就是电力的使用了。
「整栋楼设计功率千瓦,单层功率千瓦,按说是绰绰有余,但是,」我挠了挠头,「我们基本不可能使用楼体里预设的电路系统,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弱电。原因也很简单,噪音和设备老化。」
我把图片翻到厂房的俯瞰图:「堡垒的变压器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在了靠近围墙的空旷地带,变电房也是。而且由于这是工业厂房,灯具使用的都是高功率的防爆灯,亮确实是真亮,但费电也是真费电,而且这些灯还都是自带散热的。」
「所以如果使用现有的电力系统,就会有变压器噪音、灯具噪音和变压器耗损。噪音会引来丧尸和人,设备损坏了,我们也不具备维修的能力。」老丈人想了想,说道,「如果我们发电和储电力量充足,干脆我们自建电路吧。玻璃发电通过充电机输出到车用刀片电池组,再通过电池组6千瓦的外放电来使用。」
「您得考虑能不能买到定时断路器,以便实现各电池组的均衡使用。」我赶紧补充。老丈人点点头,我老婆也示意我她记录下来了,干得漂亮。
我们有5套电池组,2+2组合,1个备份。只要我们控制同时用电不超过10千瓦,用电就是安全稳定的。
电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下一个是水。
「水的问题应该分成3部分,取水、储水和排污。首先是取水和储水设备,爆发后10天停水停电。」再次进入项目讲解的我如鱼得水,「停水到大雨隔了13天,7天大雨后就是46天的无雨期,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储备至少60天的水,按照咱们家现在的用水量,需要43吨。」
「这个数字太夸张了,且不说40吨的储罐有多大,楼板都不一定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