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盗门 >> 防盗门资源 >> 年轻人,回乡创业正当时,机会失时寻不得
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寻找机会和开拓机会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你就无法成为企业家,你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知道如何抓住机会并利用它。
年,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被一只蝙蝠搅得稀里哗啦,整个国家在那段日子里仿佛静止了一样,所有的人都惴惴不安的待在家里,城市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和活力,街上拥挤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在那段时间似乎全部消失了。防盗门一关,城里人就像是被关进了一个个的笼子里一样,活动的空间只有卧室和客厅。村里的人也被要求不要出门,但至少还有可以自由活动的院子,吃饱了就跑到院里晒晒太阳,玩玩泥土。新鲜的空气可能是城里人此刻最想享受的。正所谓:躲进小院成一统,管他病毒与疫情。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饱和以及大互联时代的来临,空间的局限已经被网络完全打破,曾经被人们遗忘的乡村近些年开始更多地被提及,农村的发展潜力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更多的人已经在琢磨攫取农村的新一波的红利了。疫情之后,农村的消费市场和产品供应规模将会被进一步扩大。
01传统三农问题正在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我们把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称作三农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三农问题就是指农村很破,农业很差,农民很苦,这是二十多年前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真实写照。并不是说国家不重视三农问题,只是国家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达不到,必须要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到提高科技生产力上面去,只有这样国家的财富才能迅速积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城市带动乡村,全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看见农村有了质的变化,农村开始变得洋气了,大农业有了雏形,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1、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每年的国家一号文件都对涉农问题进行各方面的政策倾斜,主要原因就是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农村经济迟迟不能有质的飞跃。二元经济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凸显,为了带动了农村的崛起,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到下乡扶贫,从资金下乡到人才下乡,多渠道帮助农民发展农村经济。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在不断的膨胀,从边界到人口,曾经的乡村不断被拆迁,一个个拆二代横空出世。城市的扩张吸纳了更多的外来人口,这些被称为农民工的人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工厂、马路、宾馆、酒店、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抛弃了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传统,学习着城里人按时上下班的生活习惯。他们可能还会保留着村里人的一些习惯,但是他们的后代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城市之中。农村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攒钱不仅改善了自己在农村的居住环境,也给周围的邻居打了一个样。
3、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集中。剩余劳动力流出留下了大量的老人和儿童,这些人无法耕种更多的土地,造成了大量土地的抛荒,一些有想法的人通过包租别人土地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逐渐形成了规模农业,这种民间的试点为国家推行大农业政策提供了好的群众基础。
可以看出,单纯的传统农业正在被大农业所代替,种地的农民数量正在大幅度的减少,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正由单纯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转向新农村、大农业和农业产业工人的发展问题,让农民像城市的市民一样生活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02国家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支持
我们整个国民经济被划分成了三次产业,整体上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其他行业,目前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而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发展仍然较为缓慢。未来的农村并不仅仅是第一产业的发源地,农业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种地,而是要在农业经济内部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复制到农村去,让农民在当地成为产业工人,让三个产业在农村融合发展。
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乡村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就是土地问题。发展乡村经济必须要配套建设用地,不能建设一个果品加工基地,将果园放在农村,将生产车间放在城市,这种订单式的农业发展体系并不适合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将工厂真正做成源头工厂,要以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的方式留在当地,就地转化,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现在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政策更为严格,也更为灵活,想在农村创业不用在为土地问题发愁。
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03国家对农村配套的政策支持
农村经济长期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流通渠道的不完善,包括我们的信息流、物流。绝大部分农村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农民不知道外面要什么,自己种的又走不出去,好不容易走出去的还没有市场。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在不断改善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家农村的网络覆盖率在不断提升。新时代的农民已经在更多地使用互联网来提升自己的产业价值。日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为农业产品提供了线上展示平台,缩短了城市与农村沟通的距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年2月28日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丰富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商品供给,完善供应渠道,充分发挥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实施“邮政在乡”、升级“快递下乡”。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随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都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力度。物流渠道畅通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04M带来的机遇
C2M是英文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的缩写,是一种新型的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又被称为“短路经济”。C2M模式是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是现代制造业中由用户驱动生产的反向生产模式。
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就是厂家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实行规模生产进行上市销售,客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这种模式对于农业来说弊端非常大,农民很少会去做市场调研,每年地里种什么都是按照上辈传下来的,结果就是产品过时,产量不高,市场销路不好,导致农产品积压,农民收入不高且不稳定。
随着“农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C2M将会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C2M最关键的是要识别顾客需求,而现在的国内电商平台都将C2M作为了未来几年内发展的重点。比如拼多多更是将C2M定位到了农业上,通过对顾客的精准识别,为顾客匹配最优的产品服务。小规模的消费者对应小规模的供应商,农业的发展销路更有针对性,农民知道消费者要的是什么,自己该种什么,该怎么包装。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
村里的楼已盖好,路已修好,地已整好,网已拉好,通向大农业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年轻人可以考虑把你们在城市里学到的先进经验带回到农村去了,你再也不必为城市里的房贷、车贷而吃力的生存着!